工大处处有故事
工大处处有故事专栏每次选取学校的一地,一景,或一人,讲述她的过往,她曾经的模样,她的别名、曾用名,她在工大历史中流变的轨迹,曾发生过什么事情,曾为我们留下什么回忆……读这个栏目,你未必能记住其中一段段过往或精彩故事,但一定会给你留下一个印象,那就是西工大的文化,西工大的特色,西工大的精神,正是这些深深融入每个工大人的血液,体现着学校内在的品质。
友谊路上的一颗珍珠
西北工业大学的友谊校区因其位于友谊路而得名。
友谊路是西安城南除环城路外贯穿东西的一条主干道,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分别位于友谊路的东西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友谊路就像是一根扁担,挑着两所西北地区最著名的学府。如果再加上路旁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以及余脉延伸到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友谊路就像一条串满高等教育珍珠硕果的项链。
古都西安,闻名天下。西安的光芒,集中在周秦汉唐特别是历时近三百年的大唐王朝。大唐是一个恢弘开放的昌盛朝代,中国封建制度在那时趋于成熟。大唐的遗迹如今已经支离破碎。据考证,大唐的长安城区,面积相当于现在西安城的九倍,除皇宫外,城内划分为108坊,坊列间南北街道宽达百米。可见盛唐之宏大气势。以朱雀大街为南北中轴线,街西第三列坊由北向南依次为延寿坊、光德坊、延康坊,该列坊东西长1022米,南北宽度不一,约500米,而现今西工大北院南北宽690米,东西长969米,大部分在光德坊内,北面一部分在延寿坊内;南院则在延康坊内。
唐长安城内寺观众多,延寿坊有懿德寺,光德坊有胜光寺和慈悲寺,延康坊有净法寺和西明寺。西明寺在延康坊内的西南方向,约为西工大南院之西南端,占有延康坊1/4地面,是唐长安城四大寺院之一。据说,在今天西工大新图书馆的位置,在某个朝代还有一座白鹊寺,1990年西工大成立派出所便以“白鹊”命名,这算是今日之西工大与古代这块地面的一个历史联系。
延寿、光德、延康三坊之西,一条路之隔,就是著名的长安西市。当年中外商贾云集,这一带是热闹繁华之地,且多有王公大臣、名流贵胄在此居住,武则天时的宰相刘仁轨的宅第就在光德坊内。药王孙思邈住宅约在今西工大西门内位置。唐初大画家阎立本的居所则在延寿坊北端,约为西工大南院大门附近。那位演绎出“推敲”二字典故的大诗人贾岛就住在延寿坊。说起来,因电视剧而妇孺皆知的知名人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还是西工大的邻居呢,她们的宅第就在西北方向不远处。唐朝末年,黄巢军起,群雄逐鹿,可怜朱温一炬,长安焦土,这儿的三坊,也就由瓦砾而逐渐成为农舍田畴了。
时隔一千多年。1955年上半年,根据国防工业布局,国务院认为西安作为国防工业基地,需要有一所航空院校与之相配合,刚组建不满三年的华东航空学院西迁到这里。
他们到来时,这里是一块一块的农田,小径纵横交错,数不清的大小坟头散落其间,两个不大不小的村落需要整体搬迁,先遣筹建西安航空学院的一班人,先是借住北大街后宰门的二机部七局驻西安办事处。每天往返奔波,后来就近借住西北大学,到第二年宿舍建成才搬了过来。光是为每一座坟头找墓主协商搬迁补偿,他们一家家地上门调查,就费了不少周折。可是,就是在这样一块地面上,一座座建筑物迅速崛起,仅仅一年之后的1956年8月,全院人员及家属,就秩序井然地陆续到达这里,9月1日如期开学上课。就是在今天来看,这样的效率以及隐含其中的扎实、细致、紧张、忘我的工作精神,都是令人赞赏和敬佩的。
1957年两校(西北工学院、西安航空学院)合并组建西北工业大学后,学校又有了新的发展,断续、曲折中完成了南院西院的征地和建设,合校至今,校内的重要建筑物,除老图书馆建成于1958年,1号教学楼(公字楼)建成于1961年,以及12号楼(诚字楼)外,其余都是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一年又一年,一座又一座生长起来的。
西安航空学院1955年建校时,是按在校生5000人做的规划设计,到1957年9月合校前,已有飞机设计工艺、发动机设计工艺、压力加工、铸造、焊接、金属热处理表面防护及直升机等10个专业,450名教师,10万平方米建筑和3200名在校学生,较5年前有了很大发展。合校后,集中两校的资源优势,加之1970年原“哈军工”空军工程系的加入,西工大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节选自《漫游中国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撰稿:穆扬 审核:张琨)